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谢绝18岁以下未成年人访问

首页 关怀版
企业文化

古今传统

李奕川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听到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是可以放假了?不,是家人团聚。这些传统节日就像是一根把中华儿女串联起来的绳子,不管何时何地,总能将游子的心和千里之外的家人连在一起。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儿女心里的关键节点,还是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一股股思乡之情。

古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描写节日的诗句,今有我们在手机前电脑前守着时间抢的车票,还有一张张记载家乡变化的照片。人类从蒙昧到文明,慢慢从一个个小群体组成一个部落,再到一个国家,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节日的产生满足了人类的心理需求,不仅仅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休息,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和在家里盼星星盼月亮等待我们回来的家人相聚。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各式各样的节日、习俗占了很大一部分。从小到大在与老一辈的生活过程中,传统文化默默地嵌入了我们的记忆,尽管我们长居城市,但内心还有对故土的牵挂。对传统的尊重,是每个人在城市文明之外,对乡土文化的珍重——即使如今过节的形式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慢发生变化,流程上渐渐由繁化简。

以前的过年,耳边总会充斥着烟花爆竹的声音,如今因为环境污染,我们不得不把烟花爆竹变成了微信中的一个个表情包,但我们内心的热情并没有降低。现实生活和传统观念在摩擦的火花中慢慢融合在一起,就像是铸铁一样,只有千锤百炼,让其他物质在火花中充分融合,才能使铁更加坚硬耐用。哪怕改变了其表达形式,我们也不忘初心,留下了最珍贵最重要的东西。

许倬云认为:“有了祖先崇拜,显然,也会有对于传统的尊重,凭借宗族和婚姻关系延伸出的网络,也成为链接、合作的系统。于是,家族伦理和尊重传统这两个观念,数千年来构建为影响中国人行为的价值尺度。”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时代不断进步、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传统节日礼节的规格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最终没有变的可能就是我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对家乡的思念。

唐代王维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代的人们对团聚都是如此地重视和渴望,更何况在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21世纪。虽然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但我们内心的那一份情并没有变。在新冠疫情的压力下,国内基本取消了所有的传统活动,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有更多方式来满足我们渴望相聚的心,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家人之间的相聚。

今也好,古也罢,人们心里的思乡之情、思亲之情永远不会改变。能流传成百上千年的传统,不管形式如何改变,始终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