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谢绝18岁以下未成年人访问

首页 关怀版
新闻资讯

【人民网】凝聚党员“志愿红”点亮群众“暖心灯”

人民网

“哪种垃圾就扔哪个垃圾桶,现在不用犯糊涂啦!”在广东韶关上廉冲小区,50多岁的居民兰姐开心地分享。近日,小区一隅新安装了清晰明了的宣传栏,将垃圾分类指南可视化,帮助居民们轻松分类。类似的便民之举还有很多。韶关卷烟厂(以下简称韶关厂)党员志愿者们通过携手式共建、定制化服务、结对式帮扶等走心举措,凝聚起党员红色力量,为群众点亮一盏盏暖心灯。

携手式共建 点亮“微心愿”

四年前,韶关厂党委与韶关市武江区芙蓉东社区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成为了共建互促的好邻居。“签约以来,他们做了细致入微的走访调研和重点摸排,征集群众的‘微心愿’,为社区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时任芙蓉东社区党委书记徐艳说。志愿者们为社区排查安全隐患。 黄义权 摄

志愿者们为社区排查安全隐患。 黄义权 摄

 

为了更快响应社区群众和共建单位的需求,韶关厂组建起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社区“双报到”平台,实现在职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干实事”。

“如果感到开心你就拍拍手......”在韶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唱跳《幸福拍手歌》,并为他们带来了配套的床垫、床笠和枕头枕套。“我很开心,谢谢大家捐赠的爱心物品,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特校九年级的余同学用手语表达感谢。

定制化服务 助力“百千万工程”

张卫生是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厚坑村彭一组的一名脱贫户,近日,他收到了韶关厂党员志愿者们送来的棉被:“不仅身上暖,心里也暖!”在结对帮扶的厚坑村,志愿者们经过前期摸底走访,确定了28户脱贫户名单,在征集他们的需求后,将28床冬被逐一送到了脱贫户手中。小镇另一头,志愿者们化身绿化先锋,樱花树苗、串钱柳树苗组成的“双喜春天爱心林”迎风挺立,为城口镇绘就了一幅绿美画卷。

志愿者们正在开展植树活动。 黄义权 摄

志愿者们正在开展植树活动。 黄义权 摄

 

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石角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们登上“金喇叭”基层宣讲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讲好“百千万工程”政策。“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厂里的志愿者们都跟我们积极对接需求、沟通细节,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赖南坡由衷点赞。

结对式帮扶 擦亮“先锋品牌”

“饮水思源,志存高远,励志成才是我们许下的承诺。”在乳源东坪中心小学的阶梯教室里,受赠小学生代表用稚嫩的声音说道,校长曾祥林将“捐资助学情暖东小”的感谢牌匾交到志愿者的手中。通过前期精准对接需求,韶关厂党员志愿服务队还向恩村小学、石角塘小学等50余名存在留守、单亲、低保等家庭困难情况的小学生送上定制助学礼包,为乡村小学送上爱心图书、足球、篮球等文体用品。“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活动有温度,更有意义。”志愿者李小雯说。

志愿者为小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课。 黄义权 摄

志愿者为小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课。 黄义权 摄

 

党员刘旭雅在对恩村小学的助学行动中,了解到有俩兄妹来自同一户单亲家庭,家中顶梁柱病逝后,母亲独自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其中还有两名学龄前儿童。此后,刘旭雅开启了自发帮扶之路,定期到俩兄妹家中关心关怀,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让社区“心愿清单”落地生根,到扎实助力“百千万工程”,再到为乡村学子点亮希望之灯,韶关厂基层党支部将志愿服务打造成支部品牌,志愿服务队员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爱心与责任的种子不断播撒。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