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因封建礼教而香消玉碎,梁祝的祝英台因门阀观念而以身殉情,探清水河的大莲因家长统治而珠沉月坠……生不逢时,在门阀礼教森严的幽深昏暗的时代,社会对女子的钳制猛于虎蛇,若个人心愿难以实现,便难逃怅惘凄凉结局。人是环境的产物,谋事在天,似乎人的社会性已经主导了一切。但生而为人,真的只能听天由命吗?实则不然。
记得《妩媚航班》里有句话,“其实十四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真的不懂爱情;懂爱情的,不过是莎士比亚。”透过时势造英雄、国家不幸而诗家幸等表象,深入探讨影响人类命运的本质,是否也能看到莎士比亚?
社会的核心是人,抛开人来谈论社会,不过是一个空壳。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教育和阅历,本质上是由上一辈、甚至是祖祖辈辈的个人选择构筑的。某种意义上,社会环境就是无数的个人选择的集聚。既然社会环境的本体都是由人构成,那么人类命运,自然也掌握在个人手中。即使命运之船因为风向、海潮等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在远航时想要偏离我们心中的航向,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随波逐流,命运之舵还是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
纵然愚昧时代对女子条条框框的束缚,使诸多祈盼美好爱情、想要挣脱门阀的女子走投无路,甚至以死明志,但除去这些悲剧,“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也如耀世明珠,传承千年而不灭其光华,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人类缓缓前行。从封建到文明,点点滴滴,积小胜为大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时常以女子情事暗喻官场风云。同是经历安史之乱,李白豪放乐观,豁达不羁,挥笔写出“不忧社稷倾”;杜甫仁善耿介,忧国忧民,面对战乱“北望神伤坐北窗”。在时代的交叉口,不同的个人选择,命运自然大相径庭。
“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我命由我不由世,命是弱者的借口。如今,社会环境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个人选择才是命运的核心,你若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