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谢绝18岁以下未成年人访问

首页 关怀版
企业文化

不完美的影片,圆满的《梅艳芳》

李小雯

最近,去看了电影《梅艳芳》。

她逝世那年我还小,对梅艳芳的了解甚少,只知道她是一位巨星,拥有很多粉丝和很高声望。对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TVB新闻里播放的她最后那场演唱会穿着婚纱的造型,站在长长阶梯的最高处,一个回眸,用尽全力大喊了一声“拜拜”。

说实话,我没有完完整整听过她的一首歌,没有认认真真看过她的一部电影。

但是影片中,她的歌声一响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她的真实记录一回放,人物形象都记起来了。那瞬间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的名字你很熟悉,但是对于她一生的故事知道的却又很少。

一生很长,电影很短。

剧组用了近三小时的电影来记录和纪念梅艳芳的传奇一生,选角和剧情等很多方面都可圈可点,而它的价值更在于证明了梅艳芳即使逝世了18年,依然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位风华绝代的香港巨星。

这份“记得”的情意结,贯穿电影始终,让无数观众落泪。

“不要把我忘记”这句话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好几次。

梅艳芳姐姐临走前,和梅艳芳在病床边唱起了她们俩小时候在舞台上一起合唱的那首《相思河畔》。“自从相思河畔别了你,无限的痛苦埋在心窝里,我要轻轻地告诉你,不要把我忘记。”

哥哥张国荣临走前,和古天乐饰演的角色最后一次谈话也提到了这句话。

梅艳芳试婚纱表演服时和古天乐聊天,她说,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这个舞台,离开这个乐坛,离开这个娱乐圈,究竟真真正正有几多人会想起我,会记得有梅艳芳这个人物?

电影一上映就成为2021年开画票房最高及入场人次最多的香港电影,加上圈内明星的推荐,回答似乎可以肯定:会记得,还有很多。观影下来,有很多点触动到我,感受到梅姐依旧在跨越时空,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第一个触动到我的点就是:她和她姐姐的感情。

电影里关于她的亲情,除提了一嘴从未见过父亲外,出现的只有与她感情甚笃、一路扶持的姐姐梅爱芳。

她在泰国避难的时候,给她姐姐打电话,电话打通的第一句话就是:“家姐,我想你了。”即使和姐姐吵架了,但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最想倾述的对象还是她至亲的姐姐。

那一瞬间我就落泪了。想起了我的姐姐。

我和我姐姐的关系算不上像蜜糖一样,归根在于我们属相相冲,注定待在一起久了就会闹矛盾,但即使我们很爱吵架很爱打架,也阻挡不了她对我的疼爱,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不偏不倚给我提供意见,让我更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直面解决问题。她就像是我的树洞,从小到大,每次都哭得稀里哗啦地去找她倾述,聊完不只止住了眼泪,事情得到了解决,心情也豁然开朗了起来。回想起自己最艰难最脆弱的时候,不想告诉父母让他们担心,也不是每个好朋友都能理解,这种时候真的只有向最亲近最信任、并且最了解自己的姐姐倾诉。

虽然我有姐姐,也深知两姐妹的好,但这都阻挡不了我对生两个小孩的恐惧。觉得生孩子、养小孩是一个很麻烦很费心的事情,一个都很难了,还要二胎,就真更难了。但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好像正在改变我的想法。

电影后半段,从泰国回来后,她顿悟了,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公益活动上,开始了她从艺人到“香港女儿”的转变,她想让有困难的人们能够感受多点人世间的温暖和关怀。

当梅艳芳得知自己时间不多的时候,她说了句“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

她是癌症病人,但她从来不是弱者。如果你曾经看过她承认身患癌症的发布会,你会惊讶于她的心态如此乐观,精神如此顽强。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她无惧死亡与时间赛跑,只想要多做一点事。

2003年,非典在香港爆发,为了给香港人打气,梅艳芳发起《1:99音乐会》,号召全香港歌手演出。她想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安抚大家在动荡不安的2003年饱受折磨的心灵。

在去世前一个月,还办了8场告别演唱会。

在举办最后一场演唱会时,华服笼罩下,是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身体。

她之所以还要坚持做完这次演唱会,理由只有一个:不做的话,没有机会再做了。

生为舞台,最后的时光也想留给舞台。不舍得舞台,不舍得歌迷,不舍得身边一直疼爱他们的人,不舍得他们一直疼爱的人。

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后台时她已经非常虚弱,即使前一秒痛得直不起腰,但是升降台启动的那一刻,她依旧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女王。她就是凭着这股燃烧自我、至死不服输的精神坚持到底。

那天,她穿上婚纱,为自己办了一场婚礼,把自己嫁给了音乐,嫁给舞台,嫁给粉丝,弥补一生的遗憾。

她说,她一直觉得夕阳和黄昏都很漂亮,但都很短暂,要懂得珍惜,快点去争取,不然眨眨眼就变成过去,所以我们要把握住每分每秒。最后以《夕阳之歌》在演唱会上回眸告别,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和不舍,带着对舞台的热爱和深情,她潇洒挥手说了一句“拜拜”。夕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是啊,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稍瞬即逝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的勇敢和大胆,珍惜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她最后的演唱会交给“梅家班”弟子去打理的时候,弟子们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她鼓励他们说,相信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重要!

珍惜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第二个触动到我的点。

第三个触动到我的点是在电影散场时,看到有些老奶奶被家人们搀扶着走出电影院的画面。眼泪再次涌出,看来梅艳芳确实深受很多人的喜爱。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怎么进过电影院,但此刻来了,来观看这部值得去想念、纪念和怀念的影片《梅艳芳》。

传奇虽已落幕,幸好,永远会有人记得,梅艳芳这三个字。

后来和同事聊起这部电影,问的第一句就是:“你有没有哭?”

“哭得稀里哗啦的,都怕不够纸巾擦。”

但值得探讨的是,好哭并不等于好片。

电影《梅艳芳》里勾勒出的梅艳芳,是完美的传奇人物,却远远承载不起一个厚重的、复杂的、真实来过这个世界的人。

那电影为什么让人泪目?真正给观众带来感动的,是音乐响起,画面自动勾连到的那个时代,是梅艳芳本人,是创作团队溢于言表的对梅姑的爱和怀念。

他们温柔地处理每一个角色,即便是那位日本男歌手,光看电影可能会以为只是一段遗憾错过的绝美往事,但实际在当时是一地鸡毛。还有她家庭实际情况,是不是把那时候的苦难太轻描淡写了?

其实,这样拍出来不是团队没去深刻挖掘,而是这些都不是他们想要的故事,他们不想消费梅艳芳,只想让世人记住的是她生命中闪亮的时刻,用温情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梅姑的爱,让世人追忆这位完美的艺术家——梅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