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咖啡
广州卷烟厂 潘永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咖啡之于我只是一种黑色、味苦、非加奶加糖不可饮用的一种用于提神的功能性饮料,我从未想过我会喜欢甚至痴迷于此,直至遇见了单品手冲。
曾醉心于印尼黄金曼特宁的醇厚,也曾痴迷于肯尼亚水洗AA那成熟莓果的明亮酸质;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那柑橘调的清新口感令我流连忘返,但最终还是被巴拿马瑰夏淡雅的花香、细腻多变的风味层次和悠长余韵勾走了魂。
BOP,Best of Panama,巴拿马最佳咖啡生豆竞赛,自1996年举办以来,其冠军豆子的竞标价格不断地刷新着世界上最昂贵咖啡豆的记录。曾有幸参与过一次BOP的杯测品鉴会,彼时刚接触咖啡的我被其名气所吸引,被其昂贵所震撼。自此,巴拿马瑰夏登上了我心目中的咖啡神坛,也充当着我咖啡寻味之路上的前进指南。
在指南的指引下,我结识了一支令我爱恨交加、却能称之为良师的豆子——巴拿马翡翠庄园红标瑰夏。
神伤
以前的我会说:“喝咖啡讲究贵,不讲究对,因为贵一定对。”
翡翠庄园之于咖啡,正如马爹利之于干邑,又如麦卡伦之于威士忌。而翡翠庄园所产瑰夏咖啡豆中的佼佼者,方可有资格称之为红标瑰夏。
初饮红标瑰夏之时,我还是一个只会牛饮咖啡的傻小子。只能感觉到咖啡液给自身带来的感官体验超越了以往喝过的所有咖啡,却道不出个所以然,半天只支支吾吾挤出了一个“好”字。
次饮红标瑰夏之时,我已建立正确的感官品鉴体系,从嗅觉开始,到触觉,再到味觉,从不同的维度对咖啡进行品鉴。淡雅的茉莉花香,成熟水果微妙的酸甜平衡,绵长的甜香余韵,无不彰显着这支豆子的高级。但我却觉得,仿佛缺少了一点什么。
再饮红标瑰夏之时,豆子的风味表现似乎更好了,浓郁的白色花香,伯爵茶般轻柔的触感,葡萄柚、水蜜桃明亮上扬的酸质,极高的甜度,堪称“琼浆玉露”。可我却高兴不起来,心情随着分享壶内咖啡液面同步下降。“这不是我想要的咖啡”,内心有一个声音这么说道。
巴拿马瑰夏自此走下神坛。
治愈
喝咖啡讲究“一嗅、二饮、三回味”。
在红标瑰夏处折戟,又陆续在其他咖啡豆处踩雷,消磨了许多我对咖啡的狂热,不复以往的痴迷,甚至寻回了早已不喝的速溶咖啡,只为生存需要,而非生活需要。
某日饭后,步入一家过往常去的咖啡店,一切都很熟悉,包括菜单。随手翻了翻,心里正轻叹“太普通了”,一行不起眼的小字进入了我的视线——“巴拿马黛博拉庄园光亮绿顶瑰夏”。仿佛有魔力一般,我的视线再也没离开过这十四个字。已走下神坛的那五个字在内心蠢蠢欲动,如恶魔般低语:“或许能带给你惊喜呢?”
太惊喜了!
一嗅,白色花朵的淡雅中混入一丝辛辣,构成了野姜花独特的香气,充满了鼻腔;二饮,顺滑粘稠、果汁般的口腔触感,干净明亮上扬的柑橘、核果类酸质搭配高海拔地区咖啡豆内蕴的极为丰富的糖分,不断地愉悦着味蕾;三回味,蜂蜜、焦糖的甜香持续充盈着口腔,同时刺激着鼻后嗅觉,令人欲罢不能。
倾侧分享壶,咖啡液从鹰嘴般的壶口流出,往我的内心注入幸福。
我想我找到了我想要的咖啡。
告别
我了悟:喝咖啡,讲究开心就好。
我爱红标瑰夏,是它带我走入顶级精品咖啡的世界,也是它促使我不断学习品鉴能力,以求有朝一日能发掘其异常优秀之处。
我恨红标瑰夏,它的实际表现匹配不上我加注于它身上的高期望,差强人意;它那轻盈的口腔触感,也同样为我所不喜。
但它是良师,教育我选购咖啡豆不能只凭名气与价格,个人喜好是更甚于二者的;教育我应当对咖啡豆保有合理的期望,客观地对待一支豆子。
咖啡寻味之路漫漫,告别了第一站红标瑰夏,就不应再回头,而应大步迈向未知而神秘的远方。